注會報網校效果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注會網校就可以。
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知識點: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
(一)抽樣風險
抽樣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樣本得出的結論,和對總體全部項目實施與樣本同樣的審計程序得出的結論存在差異的可能性。
抽樣風險分為下列兩種類型:
1.信賴過度風險(控制測試)和誤受風險(細節測試)影響審計效果信賴過度風險是指推斷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實際有效性的風險。
誤受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推斷某一重大錯報不存在而實際上存在的風險。
2.信賴不足風險(控制測試)和誤拒風險(細節測試)影響審計效率信賴不足風險是指推斷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實際有效性的風險。
誤拒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推斷某一重大錯報存在而實際上不存在的風險。
注意:只要抽樣,抽樣風險就存在。抽樣風險與樣本規模成反方向變動:樣本規模越小,抽樣風險越大:樣本規模越大,抽樣風險越小。既然抽樣風險只與被檢查項目的數量有關,那么控制抽樣風險的惟一途徑就是控制樣本規模。無論是控制測試還是細節測試,注冊會計師都可以通過擴大樣本規模降低抽樣風險。如果對總體中的所有項目都實施檢查,就不存在抽樣風險,此時審計風險完全由非抽樣風險產生。
(二)非抽樣風險
非抽樣風險是指由于某些與樣本規模無關的因素而導致注冊會計師得出錯誤結論的可能性。
在審計過程中,可能導致非抽樣風險的原因包括下列情況:
1.注冊會計師選擇的總體不適合于測試目標。
2.注冊會計師未能適當地定義控制偏差或錯報,導致注冊會計師未能發現樣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錯報。
3.注冊會計師選擇了不適于實現特定目標的審計程序。例如,注冊會計師依賴應收賬款函證來揭露未入賬的應收賬款。
4.注冊會計師未能適當地評價審計發現的情況。例如,注冊會計師錯誤解讀審計證據可能導致沒有發現誤差。注冊會計師對所發現誤差的重要性的判斷有誤,從而忽略了性質十分重要的誤差,也可能導致得出不恰當的結論。
5.其他原因。
注意:非抽樣風險是由人為錯誤造成的,雖不能量化,但可以通過仔細設計其審計程序來降低、消除或防范。
以上就是關于注會報網校效果怎樣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注冊會計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包含6大超值課程+4大超值題庫+6大超值服務+24小時不限次答疑!
免費試聽- 注會稅法基礎班葉青01-03
- 佳木斯注冊會計師補課班01-03
- 注會培訓班價錢01-03
- 西安cpa考試輔導機構01-03
- 西安哪里有注會考試輔導班01-02
- cpa注會輔導班多少錢01-02
- 注冊會計師網上學習報哪個網校好01-02
- 注會自學好還是報培訓班好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