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視頻講解,注冊會計師難度大,建議報中華的課程。
自學考注冊會計師可以嗎?有什么推薦的網校嗎?關于這種問題,其實之前的回答也有過,在這里為你再重新解答一遍。
首先自學注冊會計師是可以的,需要滿足兩種條件,一是要有足夠的學習時間,二是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根據你的情況,你現在大學在讀,這兩種條件是都符合的,所以完全可以自學備考。
但是!我必須要潑你一盆涼水。從現實條件來看,你現在大一,是不應該開始準備考注冊會計師的。因為注冊會計師考試要擁有畢業證才可以報名,也就是最早你也要等到大四的下學期才可以。也就是說,你最早準備注會的時間應該在大三,或者說應該在大四。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大一大二其實是一個打基礎的時間,應該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專業知識上。并且大學時間是精彩的也是很寶貴的,一生也就一次,而備考注會是枯燥的,在一個本應絢麗多彩的時間段過早的進入到枯燥,在以后也許會有一些遺憾吧。同時,注冊會計師考試會根據每年的情況在內容上有些調整,備考戰線拉的太長其實并不好。
推薦網課的話,我必須推薦我們東奧了。我們東奧的優勢有四點:教材、老師、課程、服務。
作為以品質為基準的我們一向對自己的質量負責。
教材主要指的是我們的輕松過關,這個名號可以說是在會計培訓行業都響當當的,當然之所以大家能夠認可我們的教材,還是因為輕松過關自身的質量過關。所以作為最被考生們認可的一項,選我們東奧是很值得的。
老師就更厲害了,輕松過關的誕生全靠我們的名師啦。張志鳳、郭守杰、閆華紅、劉圣妮、劉穎、田明、范永亮等名師都是考生熟知的業內大神,有他們的輔導,通過考試也不是什么難事。
所以根據你的情況,我給你的規劃是:
大一大二,好好地學自己的專業知識,打下足夠的基礎,也讓自己好好享受一下大學的時光。因為你要跨專業考研,所以在大三應該著力準備考研的事情,用一年的時間好好學習,考下研究生應該不成問題。然后當研究生搞定之后,再懷著輕松地心情來備考注冊會計師。考注會是一個需要堅持的戰線,不要突擊,反正你研究生也考完了。從大四開始,報我們東奧的輔導班,一年過3科注會專業階段對于你來說應該是十拿九穩,然后用兩年的時間通過專業階段,一年通過綜合階段,也就是說,你在研究生畢業之前就可以拿到注冊會計師證書,等研究生一畢業,拿著注會證和研究生證,就走向人生巔峰了。
注冊會計師現狀如何?我給大家來點干貨吧:
1、注冊會計師合格證確實難考。但實際工作中,你遇到問題時,就是你能夠把這幾本教材倒著背了出來,問題依舊沒能找到答案。
至于那些混過注會證的人,更是如此。
2、執業人數不到一半,即,過了注會考試的人,有一半以上不好好利用法律賦予他們自己的法定職權:即簽字權,反而是在其他非事務所的單位從事非審計工作。這說明了什么?至少可以說明,該職業是高危職業,是收入與風險不配比的職業。人都會用腳投票的。
3、當權者管理錯位。
一直以來,官方都喜歡做大做強,以為事務所大了,注冊資本多了,人數多了,能力就一定強,事實上,事務所是智合而非資合。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很多時候,知識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知識不會以人多取勝,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那是笑話。
大所里面藏不著人,領導往往都不再前線,知識時常更新,領導如果不抓緊補課,往往也因少到前線而不會審計。在權力上,一個知識貧乏的人要管一個知識能力強的的,謂三級復核,而簽名又往往是下級職員。因此,能力強的人,絕對不愿意在收益倒掛的事務所當下手,因此,他絕對炒老板。
實踐中,不管多大的事務所,審計工作必然是分成若干個審計小組進場的,一年到頭,你往往都只會看到你這小組的人。因為,一個小組,足可以應付一個法人單位的審計。而從接到審計到出具報告,往往都只是這小組完成,所謂的三級復核、百級復核,意義根本不大。
同理,即使是小事務所,如果接到大單,也會聘請專家或其他事務所協作完成審計事項的,如跨國公司審計,中國事務所往往就會聘請外國當地的事務所代為審計,當然,中國事務所對全盤負責,全復核該事務所的底稿的。誰說小所干不了大所的事務?
我常常被聘請為小組組長去檢查其他事務所的工作質量,特別是檢查國際四大及國內大所的審計質量。常規檢查的都是注重形式的檢查,采用打分制,100分滿分,我就常常看到不少大所,包括國際四大,他們不同小組的審計質量就差別很大,最低的27分,最高的96分。當然,這是形式檢查。如果是專項檢查,那就真刀真槍,看看他們審計到底有哪地方雖然表面上有審計,但實質是審計不到位導致審計失敗。如果在檢查中我們發現可能是審計準則的原因才出現此問題,我們同時也會建議修改準則的。所以,現準則很多條款都是“虛”的了。
以此看來,大所與小所,差別的意義在哪?
再有,現官方的管理,一般只管事務所,極少管個人。事務所倒閉出事關門,害群之馬的注會,換個牌子,又開始他們的【庸審】----事實上,審計是一個要求極高的職業,比偵探破案差不多,真正有能力懂這么綜合知識的人,極少極少。也因此,不少人不在事務所混。
注冊會計師怎么備考?在注冊會計師的備考大軍中,在職人員考生占比很大。一直想為這部分考生寫點什么,結果還沒等到小編動筆就發現了網校論壇的這篇分享帖。細讀下來,驚為天人,畢竟小編也是見過世面的人,怎么會這么不矜持呢?實在是因為這篇文章集合了備考注會的實用性技能,百分百的干貨,沒有親身經歷是寫不出來的。而且對于還在觀望、猶豫要不要考注會的人是一劑良藥,希望細讀下來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考注會是為了什么?
個人經歷:我是2008年大學畢業,學校算是重點院校。在校期間考過一次注會,報考科目是會計和經濟法。報考的原因:一是聽說注冊會計師證書很厲害,含金量很高;二是我們有個老師是注冊會計師,聽說他是唯一一個學士學位但是被評上教授的,就因為他是注冊會計師(關于這件事,只是傳言,真實情況大家不必計較真假了),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個老師很厲害,長得像個彌勒佛,令我印象深刻。一個學期給我們上不了兩節課,一來上課就是背準則,一個準則接一個的背,讓我們默寫,老師不拿教材,但我課后核實過,基本上都是絲毫不差,當時大家都很崇拜這個老師,當然對注冊會計師的向往之情就更不用說了;三是覺得既然這個證這么厲害,如果能拿到一定很威風,以后工作也一定會很好找。所以,那是我第一次萌生考注會的念頭。接下來的一個暑假,我沒回家,復習了總共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最后也去參考了,但是因為沒有復習完,考試成績很差。自此之后,我對注會考試就產生了畏懼心理,覺得這個考試太難了,也再沒有萌生參考的念頭。
直至,我工作了5年時間,因為我們單位有一個同事,在校期間過了注會2門,并在我們單位上班的時候拿到了證書。他一直是接我崗位的(畢業接我的出納崗)。這5年的時間讓我對注會又有了一定的認識,我覺得注會其實離我并不遠。最主要的是,工作5年后,我突然在思考很多問題。工作后一直還算上進,但總是沒有什么太長遠的目標,每天忙忙碌碌,但又感覺碌碌無為。我們是上6天班的單位,感覺自己不能一直這樣下去,該想想以后長遠的生活和工作了。所以我又萌生了考注會的念頭,主要是因為我不太可能去轉行,那既然搞這個專業就一定要把理論知識做到最好。因為在這5年的工作當中,我學到了很多的經驗,但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專業知識的欠缺,如果專業知識再不提升,那么整個職業前途可能不會有太大的發展。關于是否考注會,我思考了大概半年左右的時間(因為我第一次大學考試給我的陰影很大,而且大學那會是5門,而現在是6+1,難度又加大了),最終下定了決心,那是在的7月份,我抱定決心不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這次我一定要拿下注會,因為它將是我未來職業生涯在專業水平方面最有價值的證明,也是一個財務人的夢!
個人建議:考注會有很多原因,比如為了升職、高薪、跳槽、榮譽,為了證明自己,為了給小孩做個學習的榜樣,甚至有人說是為了當初吹下的牛逼。這些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的想好了嗎?你真的做好付出的準備了嗎?你真的找到一個支撐你接下來可以為之奮不顧身的理由了嗎?這個是最重要的,如果這一點想不清楚,那你很可能半途而廢,因為注會是一個持久戰,就和8年抗戰類似,你首先得認清楚,你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只能是三點一線的生活。這也是為什么我會把我個人這部分的經歷寫得特別詳細?嗦,原因就是下定一個決心是通過深思熟慮的,不是心血來潮的,這一點是考注會的根基。
二、考注會科目應該怎么搭配呢?
個人經歷:關于科目搭配,我個人沒有過多的糾結,只是在網上大概看了一下。我當時的思路是第一年考會計、財管、經濟法,原因是可以和中級匹配,實際上我注會當年只過了會計和經濟法,財管當時因為很多特殊原因只考了55.5分。但中級也確實如愿以償高分通過,我記得三門應該都是85分以上。考了審計和稅法,考了財管和戰略,考的綜合,每年都正常通過了當年的考試。
個人建議:因為每個人的個人情況、生活工作環境、家庭情況等都不太相同,我只能考慮大眾化的建議(牛人1年超過3門的除外,試水的1年報1門的除外):
方案一:參照我個人的考試經歷,且時間相對充足的,分三年過注會(含綜合)。
第一年:會計、財管、經濟法,考完注會可以考中級(科目相同,只要注會認真復習了,過的概率很高),同時還可以考稅務師,選擇其中的財務與會計和涉稅服務相關法律(財務與會計一般問題不大,涉稅法律可能還是需要再學習一下,因為和注會的經濟法還是有區別的,內容涵蓋范圍不同,過了最好,不過可以來年再戰)。第二年:稅法、審計、戰略,考完注會可以考稅務師,選擇其中的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實務(一般來講稅一稅二問題不大,和稅法相近,實務可能還是需要加強下,過了最好,過不了和上一年的法律一樣,來年再戰,反正有5年時間);第三年:注會綜合,考完可以考稅務師(如果稅務師在前兩年沒過完的話,一般也就剩法律和實務了,過了最好,不過下年再考也行,時間充裕,就兩門)。這樣搭配如果準備好的話,可能在3年內就可以取得三個證書,這是我考完后最認可的一種方案,但我沒有嚴格按照這個方案考,因為沒有人給我這樣講過,如果再來一次,我就選這個方案。
方案二:參照我個人的考試經歷,時間相對不太充足的,分四年過注會(含綜合,稅務師和中級的搭配,大家可以自己斟酌,因為方案比較多,我就隨便舉一種),第一年:會計、經濟法(難易搭配,同時兼顧中級和稅務師),考完注會可以考中級(會計、經濟法),同時還可以考稅務師,選擇其中的財務與會計和涉稅服務相關法律(具體同上);第二年:稅法、財管,考完注會考中級的財管,還可以考稅務師,選擇其中的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實務(具體同上);第三年:審計和戰略,考完可以考稅務師(具體同上);第四年:注會綜合。這樣搭配相對輕松,運作好的話在4年內可以取得三個證書。
方案三:時間相對充足的,以考注會為主,分三年過注會(含綜合,主要以方便綜合考試科目搭配為主,至于是否考稅務師和中級以及如何搭配,大家可以自己斟酌,參考前面內容),第一年:會計、審計、稅法(綜一的內容);第二年:戰略、經濟法、財管(綜二的內容);第三年:注會綜合。這樣搭配主要是方便綜合的復習,可以更容易融會貫通而通過綜合。這種方案適合時間相對充裕,又將注會作為主要目的,對稅務師和中級需求不大或者以注會為主,兼顧另兩個證書(摟草打兔子,過了最好,不過也不在意)的考友。
方案四:時間相對不充足的,以考注會為主,分四年過注會(每年兩門,大家參照前三種方案,自由搭配,不再贅述)。
每人個的備考經驗不盡相同,沒有哪一種備考方法適用于所有人。建議大家從中吸取適用于自己的經驗,以飽滿的狀態投入注會綜合階段的備考,漫長備考路堅持到現在實屬不易,為自己加油吧。
以上就是關于注冊會計師視頻講解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繼續分享與注冊會計師培訓相關的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包含6大超值課程+4大超值題庫+6大超值服務+24小時不限次答疑!
免費試聽- cpa學習培訓機構廣州01-03
- cpa稅法葉青基礎班01-03
- 蘇州權威cpa培訓機構01-03
- 注會高端輔導機構01-03
- 注會會計科目網上聽課01-03
- 沈陽注冊會計師培訓多少錢01-02
- 注會是不是一般都要報網上課程01-02
- 昆明有沒有注會培訓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