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其他核算模塊基本操作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涉及實務操作題。
本章屬于重要章節。
第一節 應收應付核算
應收/應付賬款核算模塊主要實現對往來款項進行核算與管理,其日常業務的基本處理流程是:輸入賒購、賒銷業務的有關單據,記錄收付的往來款項,核銷往來款項,進行賬齡分析,生成與往來賬款核算和管理有關的賬表。
一、初始設置操作
1.設置往來單位檔案
應收/應付款核算模塊主要用于核算客戶/供應商往來款項,因此,首先必須把往來單位基本信息輸入系統,主要是客戶/供應商代碼和名稱,此外,銀行賬號、聯系電話、地址等資料也可以根據需要輸入。往來單位檔案已經在基礎檔案中設置完畢。
2.設置付款條件
為處理有現金折扣條件的采購與銷售業務,需要進行付款條件的定義。付款條件一般用“2/10,1/20,n/30”的形式表示,其含義是:10天內付款給予2%的折扣、20天內付款給予1%的折扣、30天內付款不給折扣。付款條件定義的內容有:折扣有效期限、對應的折扣率、應收賬款的到期天數。
●例9-1
設置付款條件。
編碼:02
付款條件:4/15,2/20,n/30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1.htm”。
3.輸入應收應付期初數據
使用應收賬款核算模塊前,要將啟用時未結算完的所有往來單位的應收/應付/預收/預付款等數據錄入計算機,以便于以后使用中進行核銷處理。
●例9-2
輸入期初采購專用發票。
2010年12月15日,采購部收到浩天公司開具的專用發票一張,發票號為1111,商品為甲材料,數量500千克,單價80元,增值稅率17%,貨物在途,發票到期日為2011年1月31日。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2.htm”。
二、日常使用操作
應付系統的日常業務主要包括輸入采購發票、輸入付款單、采購核銷和應付賬表查詢;應收系統的日常業務主要包括輸入銷售發票、輸入收款單、銷售核銷和應收賬表查詢。由于應收和應付系統日常業務非常相似,此處只介紹應收系統的日常業務處理。
1.輸入銷售發票
銷售開票是銷售業務的重要環節,它是銷售收入的確認、銷售成本計算、應交銷售稅金確認和應收賬款確認的依據。銷售發票是指給客戶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及其所附清單等原始銷售票據,一般包括產品或服務的說明、客戶名稱地址,以及貨物的名稱、單價、數量、總價、稅額等資料。
應付系統需填制采購發票。
●例9-3
輸入銷售專用發票。
2011年1月10日,銷售部向元祥公司銷售B產品,數量100件,無稅單價300元,貨物從成品庫發出,企業開出專用發票一張,發票號為1234,增值稅率17%,銷售類型為普通銷售,發票到期日2011年1月31日。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3.htm”。
2.輸入收款單
應收系統的收款單用來記錄企業所收到的客戶款項,款項性質包括應收款、預收款、其他費用等。其中應收款、預收款性質的收款單將與發票、應收單、付款單進行核銷勾對。
應付系統需填制付款單。
●例9-4
輸入收款單。
2011年1月11日,銷售部收到元祥公司的轉賬支票一張,票號為ZP106,為支付購買B產品的款項,金額合計為35100元。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4.htm”。
3.往來核銷
銷售核銷就是確定收款單與銷售發票之間對應關系的操作,即指明每一次收款收的是哪幾筆銷售業務款項。核銷時,一般可以一張發票對應一張收款單分次核銷,也可以一張發票一次對應多張收款單核銷、一張收款單一次對應多張發票核銷、或多張發票對應多張收款單核銷。核銷分自動核銷和手工核銷兩種方式。自動核銷是用戶指定核銷條件后,系統根據核銷條件(主要是往來單位、金額)自動選擇匹配的單據進行核銷。手工核銷是指由用戶確定收款單和應收單匹配關系進行核銷。
采購核銷就是確定付款單與采購發票之間對應關系的操作,即指明每一次付款付的是哪幾筆采購業務款項。
●例9-5
將客戶為“元祥公司”、金額為35100元的收款單與相同金額的銷售發票進行核銷。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5.htm”。
4.應收應付賬表查詢
應收系統查詢的賬表主要包括客戶往來余額表、客戶往來明細賬、客戶對賬單、應收賬齡分析表、應收賬款預警表等。
應付系統查詢的賬表主要包括供應商往來余額表、供應商往來明細賬、供應商對賬單、應付賬齡分析表、應付賬款預警表等。
●例9-6
查詢全部客戶的客戶往來余額表。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