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工資核算
工資是企業職工薪酬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是產品成本的計算內容,是企業進行各種費用計提的基礎。工資核算的任務是以職工個人的工資原始數據為基礎,計算應發工資、扣款和實發工資等,編制工資結算單;按部門和人員類別進行匯總,進行個人所得稅計算;提供對工資相關數據的多種方式的查詢和分析;進行工資費用分配與計提,并實現自動轉賬處理。
一、初始設置操作
1.設置部門檔案
部門資料是會計核算軟件各核算模塊都可能使用到的基礎信息,并不僅用于工資核算模塊。建立部門檔案就是輸入企業各部門的部門編碼和部門名稱等信息,以便分部門進行工資匯總計算,產生工資發放表和部門工資匯總表。部門檔案的設置在基礎設置中完成。
2.設置工資類別
在工資管理中,如果單位存在按周或每月多次發放工資、或者存在多種不同類別的人員,每一類人員的工資發放項目不同,計算公式亦不同,但又需要進行統一工資核算管理的情況,則可以通過建立不同的工資類別,實現多個類別的核算。例如,某企業正式職工和臨時職工工資組成項目不同,需要進行不同的工資核算,則可以設置正式職工和臨時職工兩個工資類別。
設置工資類別、人員類別、部門檔案、工資項目等內容時,需關閉工資類別。
設置工資項目計算公式,設置人員檔案、輸入工資數據、定義工資轉賬關系、工資計算、設置所得稅基數、工資費用分配等操作,需要在打開某一工資類別下進行。
●例9-7
設置工資類別。
類別名稱:臨時人員 部門只包括生產部。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7.htm”。
3.設置工資項目
工資項目設置即定義工資項目的名稱、類型、寬度、小數和增減項等。系統中有一些固定項目是工資賬中必不可少的,包括“應發合計”、“扣款合計”、“實發合計”等,這些項目不能刪除和重命名;其他項目可根據實際情況定義或參照增加,如基本工資、獎勵工資、請假天數等。在此設置的工資項目是針對所有工資類別的全部工資項目。
●例9-8
設置工資項目。
項目名稱 |
類型 |
長度 |
小數位數 |
增減項 |
事假扣款 |
數字 |
8 |
2 |
減項 |
事假天數 |
數字 |
8 |
2 |
其他 |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8.htm”。
4.設置工資項目的計算公式
設置計算公式就是定義某些工資項目的計算公式及工資項目之間的運算關系。例如:缺勤扣款=基本工資/月工作日×缺勤天數。運用公式可直觀表達工資項目的實際運算過程,靈活地進行工資計算處理。
定義公式可通過選擇工資項目、運算符、關系符、函數等組合完成。
系統固定的工資項目,如“應發合計”、“扣款合計”、“實發合計”等的計算公式,系統根據工資項目設置的“增減項”自動給出,用戶在此只能增加、修改、刪除其他工資項目的計算公式。
定義工資項目計算公式要符合邏輯。系統將對公式進行合法性檢查,對不符合邏輯的公式,系統將給出錯誤提示。定義公式時要注意先后順序,先得到的數據應先設置公式。
●例9-9
打開“正式人員”工資類別,選擇“事假扣款”、“事假天數”工資項目,并設置“事假扣款”工資項目的計算公式。事假扣款=事假天數*50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9.htm”。
5.設置人員檔案
人員檔案的設置用于登記工資發放人員的姓名、職工編號、所在部門、人員類別等信息。此外,員工的增減變動也必須在本功能中處理。人員檔案的操作是針對某個工資類別的,即應先打開相應的工資類別。
人員檔案管理包括增加/修改/刪除人員檔案、人員調離與停發處理、查找人員等。
●例9-10
在“正式人員”工資類別下,建立人員檔案。
人員編碼:102
人員姓名:辛宏
部門名稱:管理部
人員類別:管理人員
銀行名稱:工商上地分理處
銀行賬號:1111111119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10.htm”。
6.輸入工資原始數據
在工資系統日常業務處理開始前,將所有人員的每月相對不發生變化的工資項目數據或變化較小工資項目數據錄入計算機,作為工資計算的基礎數據。
●例9-11
輸入員工“辛宏”的工資數據。
基本工資:4500 崗位工資:4500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11.htm”。
7.定義工資轉賬關系
會計核算軟件通過事先定義工資轉賬關系,就可以每月自動分配工資費用,生成轉賬憑證。
定義工資轉賬關系就是定義工資費用分配的模板,即確定不同類別人員的工資計入不同的費用科目中去。
●例9-12
定義工資轉賬關系。
計提類型名稱:應付工資2
計提比例:100%
部門名稱 |
人員類別 |
項目 |
借方科目 |
貸方科目 |
綜合部 |
管理人員 |
應發合計 |
660201 |
2211 |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12.htm”。
二、日常使用操作
1.輸入變動工資數據并進行工資計算
變動工資數據是指考勤數據、產量工時、水電費、房租、病事假扣款等每月發生變化的工資數據。
工資計算是根據用戶輸入的職工工資數據和定義的計算公式,使用工資計算功能,會計核算軟件能自動完成工資計算,包括應發工資、扣款合計、實發工資等數據。
●例9-13
員工辛宏請假3天,輸入辛宏的考勤數據并進行工資計算與匯總。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13.htm”。
2.計算個人所得稅
鑒于許多企事業單位計算職工工資薪金所得稅時的工作量較大,本系統特提供個人所得稅的自動計算功能。用戶只需自定義所得稅的稅率,系統就能自動計算個人所得稅。
(1)設置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系統內置的計算所得稅的算法是以2000元為起征點,按照國家規定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表進行計算。如果國家的稅收政策發生變化,可以修改“基數”、“附加費用”和稅率計算公式。
(2)計算與申報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是個人納稅情況的記錄,企業每月需要向稅務機關上報。工資系統預置了該表中的欄目,并且提供了一些可選欄目供企業選擇。系統默認以“實發工資”作為扣稅基數,但企業可以自行選擇其他工資項目作為扣稅標準。
●例9-14
設置個人所得稅的計稅基數為3000并重算個人所得稅。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14.htm”。
3.工資費用分配
工資費用是生產成本中人工費最主要的部分。工資費用分配是對工資費用進行工資總額的計提計算、分配及各種經費的計提,并編制轉賬會計憑證,傳遞到總賬系統中。
●例9-15
工資費用分配,并生成記賬憑證。
計提類型:應付工資2;核算部門:管理部;明細到工資項目。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15.htm”。
4.工資賬表查詢
工資數據處理結果最終通過工資報表的形式反映,工資系統提供了各種工資報表。
(1)工資表
工資表包括工資發放簽名表、工資發放條、工資卡、部門工資匯總表、人員類別工資匯總表、條件匯總表、條件統計表、條件明細表、工資變動明細表、工資變動匯總表等由系統提供的原始表,主要用于本月工資發放和統計。工資表可以進行修改和重建。
(2)工資分析表
工資分析表是以工資數據為基礎,對不同部門、人員類別的工資數據進行分析和比較,產生各種分析表供決策人員使用。
●例9-16
查詢部門工資匯總表。
▼操作演示
參見“操作演示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