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進先出法:假定先購進的貨物先發出,并據此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使用這個方法計價時,注意區分購進和發出兩個方向,也要注意同一批次購進但分多次發出的貨物在發出時的銜接。
2、移動加權平均法:每購進一次貨物計算一次單價,發出時以最近一次的平均單價計算。在一個會計期間內,購進貨物有多少次,就需要計算單價多少次。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平時不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月末根據各種價格的商品成本之和除以商品的總數量計算出平均單價,并據此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4、個別計價法:逐一辨認并確定各批發出存貨的成本。計算最準確,工作量最大,一般適用于單價較大的貨物。
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不止上述四種,由于其它計價方法在考試中沒有要求,因此大家只需掌握上述四種計價方法,會用這些方法準確計算存貨的發出業務。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將會產生不同的利潤和期末存貨估價,并對企業的稅收負擔、現金流量產生影響。采用先進先出法。期末存貨的價格接近于當時的價格,真實的反映了企業期末資產狀況,符合謹慎原則的要求。先進先出法雖然能夠較好地符合存貨管理、存貨估價及業績評價的要求,但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會導致較高的所得稅支出。
當企業采用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時,本期銷貨成本是在早期購貨成本與當期購貨成本之間。但采用這兩種方法會使當期計算得出的銷售利潤大于與當期銷售成本配比的實際銷售利潤。計算得到的銷售成本既不能與當期銷售利潤配比,又不能完全消除通貨膨脹的影響,因而就可能同時損害了前后兩個不同會計期間會計信息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