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網校哪個好,正保會計網課講的不錯。下面為大家分享會計實操知識。
如何規范職工福利費稅前扣除?應付福利費如何在稅前扣除?
如何規范職工福利費稅前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這一規定改變了之前福利費按照可在稅前扣除的工資總額的14%計算扣除的規定,將預提扣除改為了據實扣除。
一、全面掌握職工福利費財稅核算范圍
職工福利費是指企業通過舉辦集體福利設施、設立各種補貼、提供服務等形式,為職工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所提供的物質幫助。
職工福利包括集體福利和個人福利兩部分,以集體福利為主。
集體福利有兩個顯著特點:
一是免費或優待(包括低廉收費),帶有補貼性;
二是以消費的形式滿足廣大職工的共同需要,每個職工都有平等的使用權利,如職工宿舍、浴室、食堂等設施。個人福利主要是為個別職工的特殊生活困難提供必要的貨幣補貼,直接支付給困難者,如職工生活困難補助等。
二、財政部《關于企業新舊財務制度銜接有關問題的通知》(財企[2008]34號)明確:
(1)補充養老保險屬于企業職工福利范疇,由企業繳費和個人繳費共同組成。
(2)補充養老保險的企業繳費總額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從成本(費用)中列支。超出規定比例的部分,不得由企業負擔,企業應當從職工個人工資中扣繳。個人繳費全部由個人負擔。
(3)對于建立補充養老保險之前已經離退休或者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內退而未納入補充養老保險計劃的職工,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其支付的養老費用,從管理費用中列支。
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以下簡稱國稅函[2009]3號)規定企業職工福利費主要包括:
(1)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
(2)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
(3)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安家費、探親假路費等。
三、不屬于職工福利費的開支范圍
1、退休職工的費用;被辭退職工的補償金;職工勞動保護費;
2、職工在病假、生育假、探親假期間領取到的補助;職工的學習費;職工的伙食補助費(包括職工在企業的午餐補助和出差期間的伙食補助)等。
3、國稅函[2009]3號文件所規定的職工福利費包括的范圍,與我們通常所說“企業職工福利”相比大大縮小,如企業發給員工的“年貨”、“過節費”、節假日物資及組織員工旅游支出等都不在此列。
四、內控做好
1、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應該單獨設置賬冊
2、職工福利費支出必須有合法憑據
3、核算職工福利費的支出要準確
最后:企業職工福利費稅前扣除是否規范,是否到位,應重點把握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是否單獨設置賬冊核算;
二是支出是否符合開支范圍;
三是是否在工資總額的14%限額內扣除;
四是有沒有首先沖減以前年度結余的應付職工福利費,結余金額是否改變用途;
五是計算稅前扣除限額的工資總額是否合理;
六是列支的職工福利費是否是合理的、真實的,入賬的憑證是否合法。
應付福利費如何在稅前扣除?
按工資總額14%范圍內實際列支,是指,當發生了福利費時:
借:管理費用--福利費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不用在“應付職工薪酬”中反映。可按照工資總額14%稅前扣除的福利費是直接計入管理費用-福利費部分,與應付職工薪酬無關
職工福利費支出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標準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四十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以上就是關于會計網校哪個好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