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網校之家,正保的會計輔導通過率一直穩居前茅。下面為大家分享會計實操知識。
財務報表是什么?財務報表怎么制作呢?
財務報表是什么?財務報表怎么制作呢?
財務報表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但是這個具體怎么回事呢,你想不想知道呢?這個知識點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比較難懂的。今天要跟大家講到的就是一些事宜,如果感興趣,一起來看看吧。
一、財務報表是什么?
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或預算單位一定時期資金、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我國財務報表的種類、格式、編報要求,均由統一的會計制度作出規定,要求企業定期編報。目前,國營工業企業在報告期末應分別編報資金平衡表、專用基金及專用撥款表,基建借款及專項借款表等資金報表,以及利潤表、產品銷售利潤明細表等利潤報表;國營商業企業要報送資金平衡表、經營情況表及專用資金表等。
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注。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
二、財務報表怎么制作呢?
做財務報表的時候,有些工作不需要看賬簿也可以做出來。
1、資產負債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潤=損益表中凈利潤+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年初數.
2、資產負債表中期末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增值稅)+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各項稅費)+應交所得稅(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所得稅).這幾項還必須與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項目相等.這其中按損益表計算各項目計算方法如下:
①本(上)應交增值稅本期金額=本(上)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x17%-本(上)期進貨x17%;
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
②本(上)期營業收入=本(上)期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金額
③本(上)進貨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末金額+本(上)期損益表中營業成本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初金額
④本(上)期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本(上)期損益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
⑤本(上)期應交所得稅=本(上)期損益表中的所得稅金額
⑥本(上)期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本(上)期應交增值稅(7或5%+3%)
⑦若是小規模納稅人則以上都不考慮,可以用以下公式:
⑧應交增值稅=損益表中營業收入x3%,(報表中的營業收入是不含稅價).
⑨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應交增值稅(損益表中營業收入x3%)x(7或5%+3%)
⑩應交所得稅=損益表中的所得稅金額
398,銀行利息計算公式是什么?,銀行利息計算公式是什么?利息計算公式作為銀行存款利息、貸款利息等等計算的一種基本計算方式,無論在銀行的日常結賬環節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都發揮了不小的作用,而且其作用將會越來越大。
計算公式
儲蓄存款利率是由國家統一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掛牌公告。利率也稱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內利息與本金的比率,一般分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種。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萬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寫為 9%,即每千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0元,月息六厘寫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寫為 0.15‰,即每千元存款每日利息1角5分,我國儲蓄存款用月利率掛牌。為了計息方便,三種利率之間可以換算,其換算公式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存期計算規定
1、算頭不算尾,計算利息時,存款天數一律算頭不算尾,即從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2、不論閏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計算;
3、對年、對月、對日計算,各種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對年、對月、對日為準。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為一對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為對月;
4、定期儲蓄到期日,比如遇法定假期不辦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視同到期計算利息,手續同提前支取辦理。
利息的計算公式:本金x年利率(百分數)x存期
如果收利息稅再x(1-5%)
本息合計=本金+利息
應計利息的計算公式是: 應計利息=本金x利率x時間
應計利息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已計息天數按實際持有天數計算。
PS:存期要與利率相對應,不一定是年利率,也可能是日利率還有月利率。
399,銀行利率計算方法有哪幾種?,銀行利率,又稱利息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與本金的比率,通過用百分比表示。公式:利率=利息/本金*100%。一般來說,利率根據計量的期限標準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按利率所依附的經濟關系不同可以將利率劃分為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
計算方法:
傳統方法
零存整取是我們普通居民較普遍采用的方法,以零存整取利率的計算為例。
零存整取的余額是逐日遞增的,因而我們不能簡單地采用整存整取的計算利息的方式,只能用單利年金方式計算,公式如下:
SN =A(1+R)+A(1+2R)+...+A(1+NR)
=NA+1/2 N(N+1)AR
其中,A表示每期存入的本金,SN是N期后的本利和,SN又可稱為單利年金終值。上式中,NA是所儲蓄的本金的總額,1/2 N(N十1)AR 是所獲得的利息的總數額。
通常,零存整取是每月存入一次,且存入金額每次都相同,因此,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存期可化為常數如下:
如果存期是1年,那么 D=1/2 N(N十1)=1/2x12x(12+1)=78
同樣,如果存期為2年,則常數由上式可算出D=300,如果存期為3年,則常數為D=666。
這樣算來,就有:1/2 N(N十1)AR=DAR,即零存整取利息。
例如:你每月存入1000元。存期為1年,存入月利率為1.425‰(2004年10月29日起執行的現行一年期零存整取月利率),則期滿年利息為:1000x78x1.425‰=111.15(元)
又如儲戶逾期支取,那么,到期時的余額在過期天數的利息按活期的利率來計算利息。
零存整取有另外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這就是定額計息法。
所謂定額計息法,就是用積數法計算出每元的利息化為定額息,再以每元的定額息乘以到期結存余額,就得到利息額。
每元定額息 =1/2 N(N+1)NAR÷NA
=1/2(N十1)R
如果,現行一年期的零存整取的月息為1.425‰。那么,我們可以計算出每元的定額息為:1/2x(12+1)x1.425‰=0.0092625
你每月存入1000元,此到期余額為:1000x12=12000(元)
則利息為:12000x0.0092625=111.15(元)
扣去20%的利息稅22.23元
以上就是關于會計網校之家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