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會計培訓,正保會計網校的專業老師很多。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會計實操知識。
收到企業扶持資金如何做賬
看資金是否有專項的用途,如果有,計入專項應付款或其他應付款——專項款,如果沒有專項用途,計入營業外收入。
收到政府貼息,如何賬務處理?
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第 16 號——政府補助(2017 年修訂)》的規定:第十三條 財政將貼息資金撥付給貸款銀行,由貸款銀行以政策性優惠利率向企業提供貸款的,企業可以選擇下列方法之一進行會計處理:
(一)以實際收到的借款金額作為借款的入賬價值,按照借款本金和該政策性優惠利率計算相關借款費用。
(二)以借款的公允價值作為借款的入賬價值并按照實際利率法計算借款費用,實際收到的金額與借款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遞延收益。遞延收益在借款存續期內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沖減相關借款費用。
企業選擇了上述兩種方法之一后,應當一致地運用,不得隨意變更。
財政將貼息資金直接撥付給企業,企業應當將對應的貼息沖減相關借款費用。
企業收到的政府補助如何分類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2017年修訂)》第四條規定:“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于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也就是說,決定政府補助分類的主要因素是其用途。
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應用指南(2018)》附錄二《修訂說明》中的表述“政府補助通常附有一定條件,對政府補助資金或資產的使用范圍、用途或使用時間等進行規定。”在實務中,政府補助所附的條件主要包括兩類:
(1)政策條件。企業只有符合政府補助政策的規定,才有資格申請政府補助。符合政策規定不一定都能夠取得政府補助;不符合政策規定、不具備申請政府補助資格的,不能取得政府補助。
(2)使用條件。企業已獲批準取得政府補助的,應當按照政府規定的使用范圍、使用時間等條件使用該補助資金。即,政府補助所附的條件包括“政策條件”和“使用條件”,“政策條件”限定了取得政府補助的“門檻”,而“使用條件”規定了政府補助的用途。
結合前面列出的對兩類政府補助的定義(見準則正文)和兩類條件的劃分可知:決定一項政府補助是與收益相關還是與資產相關的主要因素,是其所附的“使用條件”(補助資金的用途)而不是“政策條件”(取得補助的“門檻”)。
根據上述案例背景,本案例中“以項目投產時機器設備投入的固定資產投資(不包含土地購置及基建等支出,以有資質的第三方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為準,下同)1.2億元及以上”屬于該項政府補助的“政策條件”,而政府對該項資金的管理辦法和下撥補助款的批文對其資金用途無特殊限定,即不存在“使用條件”。相應地,該筆500萬元獎勵屬于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結合A公司對類似政府補助的現行會計政策(總額法/凈額法)進行賬務處理。鑒于該筆獎勵資金無直接對應的支出,我們更傾向于采用總額法進行核算,即收到時直接計入其他收益。
關于收到企業扶持資金如何做賬的內容先介紹到這里,如果企業收到的是其他的資金,不是扶持資金的話在會計科目上是會不同,建議會計在實際做賬的時候得弄清楚,避免做賬出錯而帶來任何麻煩。
以上就是關于武義會計培訓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