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楠會計培訓,會計考試相對簡單。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會計實操知識。
為什么會計所得和現金流不同
1、二者的計量基礎不同。企業的財務利潤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出來的,即收入與支出均要考慮其受益期,不同期間受益就將收入或支出歸屬于不同的時期,進而得出該期間的利潤。而現金流量卻不同,它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計算出來的,即不論該筆收入與支出屬于哪個會計期間,只要在這個期間實際收到或支出的現金,就作為這個期間的現金流量。
2、二者包含的內容不同。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凈利潤一般包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外收支等部分。而現金流量的內容雖然主要是利潤,但它還包含了其他組成部分。除包括購買和銷售商品、投資或收回投資外,還包括提供或接受勞務、購建或出售固定資產、向銀行借款或償還債務等。
3、二者說明的經濟含義不同。財務利潤,其數額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取得的經濟效益,表明企業在每一會計期間的最終經營成果。而現金流量的多少能清楚表明企業經營周轉是否順暢、資金是否緊缺、支付償債能力大小,以及是否過度擴大經營規模,對外投資是否恰當,資本經營是否有效等,從而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為什么要區別所得稅稅前和稅后的凈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是企業經營活動所創造的、可供管理當局自主支配運用的那一部分現金流量。
股權自由現金流量是公司自由現金流量在扣除了債權人要求的現金流量之后的剩余現金流量,反映公司可以“自由”分配給股東的最大現金額。
即股權自由現金流量=會計上的現金凈流量,就是:現金流入-流出
息前凈利潤=凈利潤+利息
息前凈現金流量=凈現金流量+利息(1-所得稅)
這里的利息不考慮其作為財務費用抵稅,而是視同企業的利息收入。
息稅前凈利潤=凈利潤+所得稅+利息
息稅前凈現金流量=現金凈流量+利息+所得稅
企業評估的折現率=長期負債占投資資本的比重*長期負債利息率+所有者權益占投資資本的比重*凈資產投資要求的回報率
而收益=凈利潤+長期負債利息*(1-所得稅稅率),稅是體現在后一項中的
企業凈現金流量=現金凈流量+利息
教師提示之二
收益額要與折現率口徑一致,具體的搭配關系如下:
收益額 折現率 評估值內涵 評估結果
稅后利潤(凈利潤) 凈資產收益率 所有者權益價值 凈資產
稅后利潤(凈利潤) 總資產凈利率
資產凈利率 全部資產 總資產
息稅前利潤總額 總資產報酬率 全部資產 總資產
息前稅后利潤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含長期負債的企業投資價值 凈資產 + 長期負債
為什么會計所得和現金流不同?大家想了解的這一問題就介紹到這里。經過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這個類型的財務知識都有所了解了。獲取更多財務會計知識,請持續關注我們官網網的更新!
以上就是關于成都雙楠會計培訓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