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直播課程,推薦中華注會網課學習。
注會《稅法》知識點預習:個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第十三章 個人所得稅法
知識點十一、個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一)公式: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年收入總額-成本、費用以及損失)x 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二)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其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有以下兩種辦法:
第一種:查賬征稅
1、投資者的費用扣除標準為/月。投資者的工資不得在稅前扣除。
2、從業人員的實際支付的合理工資、薪金支出,稅前據實扣除。
3、投資者及其家庭發生的生活費用不允許在稅前扣除。生活費用與企業生產經營費用混合在一起難以劃分的,全部視為生活費用,不允許稅前扣除。
4、投資者及其家庭共用的固定資產,難以劃分的,由稅務機關核定。
5、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發生的福利、教育經費支出可在工資總額的2%、14%、2.5%標準之內據實扣除。
6、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用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7、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業務直接相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8、各種準備金不得扣除。
9、投資者興辦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并且企業性質全部是獨資的,年終匯算清繳,匯總所有企業的所得為應稅所得,以此確定適用稅率,計算出應納稅額,再分攤到每個企業分別繳納。
計算公式如下:
(1)、應納稅所得額=Σ各個企業的經營所得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稅率-速算扣除數
(3)、本企業應納稅額=應納稅額x本企業的經營所得/Σ各企業的經營所得
(4)、本企業應補繳的稅額=本企業應納稅額-本企業預繳的稅額
第二種:核定征收:包括定額征收、定率征收和其它合理方法。不得享受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改核定征收后不得繼續彌補年度經營虧損。
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l)、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
(2)、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x應稅所得率或=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 x 應稅所得率
以上就是關于注會直播課程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注冊會計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包含6大超值課程+4大超值題庫+6大超值服務+24小時不限次答疑!
免費試聽- 注會培訓上海01-03
- cpa特色班精品班實驗班01-03
- 注會網上補習班01-03
- 蘇州注冊會計師考試培訓學校01-03
- 網上買注冊會計師的課程要多少錢01-02
- 注會需要報網校不01-02
- 廊坊有沒有注冊會計師培訓01-02
- cpa審計和財務管理誰講的好01-02